陌生情境实验方法的7个步骤:
1)婴儿自由探索,母亲在一旁观看;
2)陌生人进入,起初沉默不语,1分钟后与母亲交谈。再过1分钟,陌生人走近婴儿,与其玩游戏。
3)母亲离开,陌生人与婴儿留在一起活动。
4)母亲返回,安抚婴儿,陌生人离开。
5)母亲离开,婴儿单独留在室内。
6)陌生人返回,与婴儿一起活动。
7)母亲再次返回,重新安抚婴儿,陌生人离开。
实验结论:
1. 安全依恋型(secure attachment):此类婴儿视母亲为安全基地,母亲在身边时,他会自行探索。陌生人出现,他以友善态度对之。当母亲离去时,他会紧张,甚至啼哭;母亲复返时,他表示非常高兴,与母亲亲近之后,又回去玩他的玩具。在12-18个月的婴儿中,65%属于此类型。
2. 不安全依恋性(insecure attachment):该类型又可分为:
1)回避型(avoidant):母亲在时他不注意,反而表示生气;陌生人出现时,没有特殊表情。在被试者中25%属于此类型。
2)矛盾型(ambivalent):一开始就不适应实验情境,一直担心母亲的行动。母亲离去时,表示极度不安,并啼哭。可是母亲复返时,却又表现若即若离的矛盾倾向,他要母亲抱他,却又生气地挣脱着地;他不再回去玩玩具,一直注视着母亲的行动。在被试者中约占10%
对于以上实验结果,Main短期跟踪40组母婴进行分析,实验将分析婴儿在12个月的依恋类型与21个月时的发展表现。
结果发现:
安全依恋型儿童发展水平较高,热情,自信,友好,有较强的合作性与适应力。
不安全依恋型儿童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。他们在同伴关系中倾向于退缩、被动、情绪不稳定,易恼怒等,但表现出正常的探索性。
所以,父母要尽力使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。为此,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1.父母亲要多于孩子相处,保持良好的依恋关系。
2.对于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做出反应。
3.与孩子相互作用时,尤其在指导儿童时,要充满热情,要多鼓励,态度要温和。
4.抚养者要尽量避免自己负面、消极的情绪影响到孩子。
5.通过各种途径,调节不安全依恋型:比如替代性亲子关系(稳定合理的寄养),寻求心理咨询利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。
转载请注明:乐课堂 » 父母要尽力使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